必看:預防中年肥胖的方法
分類: 中老年人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02
閱讀 :691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都開始長胖,這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為何人到中年反而容易胖,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中年肥胖嗎?下面就來跟小編一起詳細了解吧!
遺傳因素
一些人可能是生來就是胖子,這主要與遺傳有關。根據統計,父母單方面肥胖,子女發胖的機率是40%,是一般人的4倍; 如果父母都胖,則機率高達80%,是一般人的8倍。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發胖的原因之一,當人們走到了30~35歲的極端,身體內的各個器官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比如呼吸系統、心臟機能等都會走下坡路,相應的代謝也會受到影響,身體熱量的消耗會減少,從而有一大堆脂肪積攢下來無法消耗,并主要會積攢在腹部、臀部及大部。在30~80歲的時候,人體肌肉40%的質量會消失,肌肉纖維會減少,剩下的肌肉會變得衰弱。同樣,骨骼的強度和質量也會在30歲以后每十年損失1%。
心理因素
大家都知道心寬體胖,而女性在中年后大多都結婚生子過著安逸興奮的生活,并且女為悅己者容,結婚之后一切都穩定下來了,很多女性對自己的一些外在條件就不像之前那么重視了,在吃飯上也不做任何節制,所以婚后的女性大多都會迅速的胖起來,這樣現象在男性中也十分常見。
飲食因素
大多數主婦媽媽都有一個共同煩惱的問題,帶完小孩才有時間吃東西,此刻時間已晚體內消耗又低,無疑對減肥是巨大的難題。其次,多數勤儉的中年婦女習慣把孩子沒吃完的東西吃掉,無意中便吃多了。再者,有些人飽腹感很差,總是覺得自身吃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國際研究證明,不飽會促使大腦指揮我們的行為,繼續吃東西。水腫虛胖
一些人的身體的排水功能較差,多余的水分在體內積聚就會造成水腫型肥胖。這類人的要想減肥,除了多加運動外,在飲食方面要多吃利尿消腫的食物,如冬瓜、芹菜等。
缺乏運動
上了年紀的女人運動量也會慢慢減少,運動少的人基礎代謝率會偏低,基礎代謝率偏低就會使得人體消耗熱量的能力有所不足,容易發胖。
多囊卵巢綜合癥
女性患上了多囊卵巢疾病也可導致肥胖,這是該病的典型癥狀表現,多發生在青春期前后,屬于漸進性,發病原因和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有很大關系,即便雄激素降至到正常,肥胖的現象也還是會存在。
精神壓力
壓力過大容易導致腎上腺皮質醇指數居高不下,胃蠕動及消化功能增強,增加人的食欲。而當人感到壓力時,會想到用一些方法來轉移注意力,于是,“吃”成為了大多人的宣泄選擇。這種情況下,想不胖真的很難。中年女性如何避免發胖?
均衡飲食:一日三餐攝入食物的比例是:早飯50%,午飯30%,晚飯20%,晚飯后絕不能進食,每餐八分飽既可,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和魚類,節食但不能損害健康,營養要全面,不然面黃肌瘦,難顯女性風采。每日蛋、 牛奶 、水果不能少,粗糧代替主食更見效。
每日多喝開水,不要喝飲料,飲料里只有熱量和化學成分,對身體有害無益。胃排空,可以吃一二片全麥餅干,零食和甜品只能在飯后淺嘗轍止,平時堅決不吃。
注意細節:
飯后不能立即座下,要保持直立,以免胃部白癜風的早期癥狀 下垂,半個小時后再外出散步,消耗熱量。平時走路堅持挺胸收腹,座時也盡量收腹,平時能走樓梯時不乘電梯,能走時不座車,能站時不座下,能座時不躺著,雖然麻煩,但長此以往,能消除腹部脂肪,并形成健美的體態和挺拔的身姿。若想保持纖柳般的身材,貴在注意日常的生活細節。
做適量減肥運動:
每個星期跳二至三次有氧操或健身舞,能保持身材,但切記要均衡飲食,不然會發胖。過量運動則起反作用,會引起內分泌紊亂或肌肉酸痛,加速胃液分泌有饑餓感,導致體重增加,可謂得不償失。閑瑕時逛街有好處,能消耗熱量,休閑時去登山或騎單車郊游既減肥也有益身心健康。還有一招,跪著擦地板這可是鍛煉腰腹部的好辦法哦!主婦們既健身又清潔衛生,適量的運動會讓瘦身更容易。中年人如何健康科學減肥
減少熱量攝入
新陳代謝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慢,中年時如果不減少熱量的攝入,必然會導致體重增加。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數據顯示,年過50歲的女性,如果不愛運動,每天攝入的熱量最好不超過1600千卡,運動女性最好不超過1800千卡,更活躍的女性上限為2200千卡。對男性而言,每日熱量攝入相應為2000千卡、2400千卡和2800千卡。大多數熱量應來自營養豐富和飽腹感更持久的食物,如粗糧、雞蛋、蔬菜。
鈣攝入量加倍
隨著年齡增大,人的骨密度降低。女性尤其如此,更年期后骨質流失加速,進而增加骨質疏松癥和骨折風險。研究表明,補鈣有助于減緩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除了鈣片之外,飲食補鈣也很關鍵,高鈣食物包括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豆制品(豆腐、腐竹等)、綠葉菜(芥菜、莧菜等)。
注意補充水分
中老年人口渴感會有所減退,一旦飲水不足,就很容易導致身體脫水。因此,人到中年,雖然不那么口渴,但也要注意補充水分。一旦出現頭痛或嗜睡等脫水早期癥狀,最好先喝一杯水,再躺一躺或服用止痛藥。多攝入膳食纖維
從中年開始,人的消化系統功能下降,容易導致便秘和痔瘡。飲食習慣的改變、喝水太少和服用某些藥物都會加重病情。而注意飲食調節,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就有助于緩解和預防便秘,如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粗糧。
吃喜歡吃的食物
嗅覺和味覺都會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很多人發現,過去喜歡吃的現在卻不一定喜歡。強迫自己吃下不喜歡吃的食物毫無意義,但可以選擇具有同樣營養的喜愛吃的食物取而代之。嘗試新菜或者過去不愛吃的食物、使用低鹽調味料增加菜肴味道,都是不錯的選擇。總之,不要讓不斷變化的味覺阻止你攝入身體必需的營養。
注意身體對食物的敏感性
人體對某些食物的耐受性也可能會隨著消化系統的變化而改變。比如,許多人開始出現乳糖不耐受(表現為喝牛奶腹瀉等)。因此,中老年人應該注意身體對某些食物的反應情況,及時規避,預防食物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