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生打罵同學,被46名家長要求轉學背后,未必是家長疏于管教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23
閱讀 :180
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子女在學校被同學或老師欺負,要是自家的孩子被多名學生欺負,家長可能直接給孩子轉學,要是哪一位學生到處欺負同學惹眾怒,多次溝通無效,勢必會聯名要求這位學生轉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學校無權剝奪學生的學習機會,只能勸退,希望學生轉學或者家長嚴加管教,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凡出現熊孩子問題,大家總是會把原因歸結在家長身上,殊不知有些學生行為不當,不是疏于管教,而是因為生病了。7歲男生打罵同學被46名家長要求轉學背后,未必是家長疏于管教湖北一位7歲小學生小明(化名),自從上小學一年級后,多次擊打、辱罵、恐嚇同班同學,且屢教不改,導致全班46名家長對其忍無可忍,集體要求其轉學。校方給出的解釋為,小明疑似患有“多動癥”,家長已經和解,小明暫時沒有轉學,但已經被家長帶回家上網課,班主任會跟蹤其學習情況,遠程指導,預計五一后可能會回到學校正常上課。如果是正常學生屢教不改自然無法原諒,要是因為特殊原因導致其行為不受控,確實應該予以諒解。或許在接受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他還能同學友好相處。關鍵在于,這位學生是否真的患有“多動癥”。據悉,小明的家長的確曾帶他到醫院檢查過,但并沒有開診斷證明,更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特殊教育專家表示,沒有見過學生本人,無法單純從他過往的表現下定論,小明還是要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才能確診。以往發生類似問題,學生的家長壓力很大,外界都認為是他們教育不當所致,實際上他們也是無可奈何。專家表示,若真是多動癥所致,單純轉學或回家上網課不解決問題,還是要盡早接受治療,進行心理輔導,嚴重的學生可能要接受特殊教育。多動癥學生能否跟班就讀?多動癥和自閉癥在未成年中都比較常見,只不過大部分家長并沒有重視,單純以為是孩子淘氣、管教不嚴、性格怪癖等原因,等到存在攻擊性或者成績直線下降,甚至影響課堂秩序時,再不干預就會導致認知偏差,形成真正的精神疾病。這類學生在上幼兒園時表現不明顯,智力水平也與其他學生無異,上小學后有了學業壓力癥狀還是顯現。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小動作多以外,也會脾氣暴躁、具有攻擊性的表現,確實容易和同學發生矛盾。此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些家長覺得應該給小明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要在正常學校里學習的同時,接受治療,老師和同學的關愛才是醫治多動癥的良藥,否則到了特殊學校,或許對他的康復不利。也有家長認為,和這樣的學生在一個教室上課沒有安全保障,尤其是座位臨近的同學,很容易再次受到小明的身心攻擊。家長擔心小明的病沒治好,其他同學也病了。若是因為管教不當才欺負同學的學生,還有糾正的可能,要是有精神疾病,更不適合就讀于普通班。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即便經過醫療鑒定診斷確實患有多動癥,并存在攻擊行為,未必一定要到特殊教育學校,而是優先安置在普通學校跟班就讀??梢愿鶕嶋H情況,安排家長陪讀,老師也要多加關注,盡量別給其他學生造成困擾。自本學期開學以來,國內各地中小學乃至職校、大學也出現了多起校園霸凌事件。大家在譴責施暴者的同時,呼吁對他們從嚴處理的同時,有關部門也應該增設多動癥診斷這一環節,找出這些學生有極端行為的根本原因,到底是因為教育問題還是心理問題,這才能治標治本。家長不要礙于面子對心理鑒定有所抵觸,早鑒定早治療,通常在專業心理醫生的治療下,再加上適當體育運動和注意力訓練,學生的行為都能有較好的改善。學校也要及時給被欺負的學生,安排心理疏導。不能因為表面上沒有外傷就不加以重視,心靈創傷有時候比外傷后勁兒更大,影響更深。若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都無法保障,教育水平就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提升。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多動癥學生能跟班就讀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