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少卻瘦不下來 這是為什么?
分類: 肥胖預防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7-11
閱讀 :448
很多人很疑惑,為什么吃的少卻依然瘦不下去,其實吃的少不代表就能瘦,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1、吃的少是多少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飯吃少了,但是吃的少肚子餓又堅持不下去,于是各種零食就出現了,要知道這些零食的熱量比米飯可是高的多了,所以想要減肥一定要確定吃的“少”長期堅持下去不信瘦不下。
2、吃的食物體積太小
有的人是按照食物熱量來定義吃的多還是少,當一小塊熱量300大卡的肉和一大盤300大卡的蔬菜相比,你選擇了前者。一小塊的肉幾下就吃完了,你的胃得不到你已經吃飽的信號,于是整天頂著饑餓感,沒一段時間就會堅持不下去從而選擇去大吃一頓,所以想減肥要把這些都搞清楚,你所謂的吃的少,是控制食物的熱量還是食物的體積大小。
3、吃的少是不是也動的少
長時間低熱量的攝入必定會導致代謝率下降如果沒有加強運動的話,結果的總熱量也還是沒有改變。
單純的利用節食來減肥是很難能達到減肥效果的,正確的減肥關聯應該是在原有的飲食習慣基礎上再加上規律的運動,只有飲食和運動相協調了才能真正達到減肥的效果,否則就算真的瘦下來了也很容易再胖起來的。4、吃的少是指哪一餐少了
很多人瘦不下去的原因基本都是因為這餐少吃或者不吃了,下一餐就會開始大吃,這樣下去當然是瘦不下的。
所以想要減肥,不是控制自己什么時候吃什么時候不吃,吃的體積大還是小。想要瘦控制熱量的攝入才是最重要的,當你少吃一頓正餐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吃點小餅干或者小蛋糕來抵抗饑餓,但是這樣加起來的熱量有可能比你吃一頓正餐的熱量逗還要高。有人會說我的意志力很好,怎么饑餓也會辛苦的熬到下一餐的,但是這樣的后果也許是道下一餐的時候吃的更多食物。所以不要覺得一天少吃一餐就能變瘦,控制熱量才是王道。
小編提醒:減肥的捷徑不是忍饑挨餓,而是減少攝入的熱量,就像上面說的,在相同熱量的情況下,如果放棄選擇肉類而選擇蔬菜,不僅不會長胖,還能幫助補充維C。而如果在相同數量的情況下選擇低熱量的食物,那么就可以不那么緊張的減肥了。
小編tips:
(1)固定進食時間
一日之中是要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進食。嚴格要求自己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早餐7點到八點之間,午餐12點左右,晚餐一般是6點。而且三餐飲食一定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2)平衡熱量飲食
選擇好一天的飲食時間和飲食量了,然后就是要控制攝食量和熱量。
一般人常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攝取過多的熱量,因此,對于每餐食物的內容都應細細考量。對于三餐食物我都是盡量選擇多吃蔬菜,因為蔬菜所含有的纖維容易吸水膨脹增加飽腹感,而且蔬菜所含熱量相比于其他食物較少。
(3)細嚼慢咽
生理機能,會在足夠的時候自動發生“飽足”的信號:“夠了!夠了!再也吃不下了。”這過程需要二十分鐘,而且相當復雜,所涉及的單位包括:胃、小腸中的荷爾蒙及其它的因素。如果進食的速度很快,可能在指令到達之前便已攝取過多的食物。因此,飲食減 肥要放慢進食速度。
有兩個方法可以使進食的速度放慢:
①在兩口食物之間放下刀叉、碗筷
每吃一口食物,便把叉子放下,好好地、充分地咀嚼口中的食物、然后慢慢地把它吞下去,再去叉另一口食物。用湯匙喝湯也是一樣,用手拿食物吃也是一樣在兩口之間稍作停頓休息。②用餐期間稍做休息
用餐期間要稍做休息,剛開始的休息時間可能只有三十秒,但可以慢慢把時間拉長,一分鐘、兩分鐘,最后目標是三分鐘停頓的時間,可用 來回想自己剛吃下了那些 食物,然后再冷靜地決定該再吃多少東西。這個習慣可以幫助你少吃些。以動物作實驗,發現動物們吃東西被打斷后再吃,即使任他吃,他的攝食量也不如一氣呵成 的多。
(4)專心吃
有些減肥者會在進食時,同時做別的事,如作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接聽電話、看電視、翻閱雜志等等。這種行為有兩種缺點:
一、讓進食與其他活動產生關聯,難免自己不會因此產生食欲。
二、不專心品嘗食物,身體吸收了熱量,卻不會產生“飽”的感覺。
所以,吃東西時一定要專注于 吃的過程。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細嚼慢咽,放慢飲食速度,品味美食。
(5)營養需求
首先第一步我們要知道減肥對營養的需求量,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保證身體正常運作的情況下進行減肥,對于減肥者來說,每天的熱量只需2100卡左右就可以了,蛋白質也要適量補充,纖維素和一些鈣、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身體也是很重要的, 每天一定要補足,除以上介紹以外,還要多喝水,大概8—10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