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金融數據的兩個主要特征丨南財號聯播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7-12
閱讀 :241
{{mpId=1422}}·金融監管總局風險提示: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實施詐騙7月1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風險提示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警惕,增強反詐意識和識別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風險提示顯示,冒充金融監管部門實施詐騙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幾種。詳情>>{{mpId=1870}}·2023智造預制菜新銳城市50強:佛山濰坊福州居前三,廣東9城榜上有名“2023智造預制菜·新銳城市50強”榜單顯示,佛山、濰坊、福州、廣州、重慶、青島、武漢、長沙、成都、珠海躋身全國前十。濰坊在政策支持、產業基礎上得分相對領先,廣州、佛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則科研實力相對雄厚。詳情>>{{mpId=814}}·2023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揭曉,營收前3名為中石化、中石油、中國建筑7月11日晚間,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3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今年榜單前三的頭部公司依次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建筑。中國平安位列第五,是非國有企業第一位。位列前十的民營上市企業還有京東和阿里巴巴,其中京東位列第7位,阿里巴巴位列第10位,騰訊控股位列第23位。詳情>>{{mpId=236}}·上海二批次土拍:市區地塊房地聯動價悄悄上漲上海二批次土拍第一日“戰績”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可見地方政府微調市場的良苦用心。此次土拍新啟用搖號規則,土拍首日便有3幅地塊溢價率達到10%,從而進入搖號決勝階段。推敲背后的原因,大部分地塊溢價率出現了上漲趨勢,市區地塊的房地聯動價也有所上漲。在房企利潤有保證的前提下,這對于市區一二手房倒掛現象的降溫是有效果的。詳情>>{{mpId=400}}6月金融數據的兩個主要特征總體來看,6月好于預期的社融增速和金融數據說明市場融資需求有所改善,“寬貨幣”政策初見成效,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不過,考慮到“M2-M1”剪刀差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7月居民中長期貸款相關的高頻數據仍然較弱(7月前10天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同比下滑29.7%),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路徑仍不夠通暢,信貸數據特別是居民部門信貸增量的可持續性有待增強,后續仍需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協同發力,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詳情>>{{mpId=1057}}夏日經濟催生“撈金季”高溫天氣來襲,夏日經濟也被“點燃”。最近這段時間,人們對夏日用品的消費熱情明顯提升。比如防曬衣,有平臺統計,上半年站內防曬衣GMV同比增長90.7%。空調市場也“一騎絕塵”,奧維云網報告顯示,618期間空調全渠道零售量1195萬臺,同比增長35.9%,銷售額411億元,同比增長38%。人們的消費熱情,漸漸來了。五花八門的消費場景,不僅帶動了消費市場的繁榮,也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而根據我們的觀察,今年的消費復蘇,還呈現出一個新的特點。詳情>>{{mpId=804}}得物悄悄盯上寵物經濟潮人們對時尚單品的“保真”需求之高,建筑了得物的護城河。但另一方面,防偽鑒定機制又很難始終如一地保護著得物的地位。得物的鑒定業務,至今依然存在沒有客觀標準,職業定義模糊、選拔過程模糊、鑒定人員KPI過量等問題始終存在。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僅以“得物假”為關鍵詞搜索,就有1萬多條投訴。其中,關于假貨的投訴除了商場專柜鑒定為假,其它平臺鑒定為假,還包括得物自己平臺鑒定為假。既當選手,又做裁判,向來是得物最被詬病的一點。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始終堅持這種模式的得物,防偽鑒定就不僅是它的登高石,也成為了它的天花板。從這個角度來看,得物上的寵物鑒定機制,其所承擔的意義遠不止肉眼可見的簡單。詳情>>{{mpId=807}}汽車價格戰,“以戰止戰”7月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占據了市場90%以上銷量的16家車企,共同簽署了《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兩天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聲明稱,承諾書中“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涉及“價格”表述,表意不當,有違《反壟斷法》精神,并將上述條款從承諾書中刪除。汽車工業協會簽署承諾書的出發點,是為了避免超出合理范圍的波動,導致一些中小車企過早被市場淘汰,一定程度保護國產品牌的成長,促進中國汽車行業的有序發展。而刪除其中一項的條款,也是為了讓汽車產業能夠按照市場邏輯持續運行。那么汽車行業究竟該不該打價格戰,用降價換取市場會是汽車行業的良方嗎?新能源車企玩價格戰,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詳情>>{{mpId=1756}}知乎下線匿名功能,互聯網再無隱秘的角落?在知乎看到問題“億歐黃淵普會卷錢跑路嗎”以及問題下的匿名回答后,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于6月20日在朋友圈炮轟知乎創始人周源,以及知乎的匿名功能。半個多月過去,這段公案宣告正式結束。7月7日,知乎官方宣布下線匿名功能,新版本計劃于7月14日上線,“利益相關,匿了”成為歷史。而根據7月7日網信辦發布的《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關于匿名話題板塊的內容,關于網絡匿名貼的管理調整可能遠沒有結束。知名企業家的維權事件,或將成為中文互聯網ID管理制度發展過程中的轉折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