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減肥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減肥知識學習網站!
自從2001年的告別賽后,國際足球綠茵場上就再也沒有見過馬拉多納的身影。有報道說,為了參加這次告別賽,馬拉多納事先曾進行了3周的強化減肥治療,將體重從84公斤降到他在1986年率阿根廷隊奪得世界杯冠軍時的78公斤。
馬拉多納手術減肥
新華社報道,阿根廷老牌球星,球王馬拉多納,于2005年3月5日在哥倫比亞北部海濱城市卡塔赫納成功接受了胃繞道減肥手術。
44歲的馬拉多納在這次手術前體重已達120公斤(身高168厘米)。
自從2001年的告別賽后,國際足球綠茵場上就再也沒有見過馬拉多納的身影。有報道說,為了參加這次告別賽,馬拉多納事先曾進行了3周的強化減肥治療,將體重從84公斤降到他在1986年率阿根廷隊奪得世界杯冠軍時的78公斤。
此后的馬拉多納身體不斷發胖,并患有高血壓。2004年4月他突然發病住院,生命垂危。醫院稱:馬拉多納是“因高血壓、呼吸困難引發的擴張性心臟病”,病情十分危急,治療72個小時后脫離了生命危險。
球王患病引起眾多馬拉多納迷們的,包括阿根廷總統在內,都對他表示深切的關懷,治療期間醫院門外的守候者數以百計。對于他們而言,老球王脫離危險的消息帶來了絕不亞于阿根廷世界杯奪冠之夜的喜悅。
馬拉多納的這些病癥與他的嚴重肥胖有關。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準備和考慮,他接受了胃繞道減肥手術。
這次手術很成功。醫生們預期在手術后3個月的治療期間,馬拉多納的體重能夠持續每天減輕0.2公斤。
手術減肥正大受歡迎
目前,減肥手術正在世界各地受到歡迎。一些著名人士通過手術快
速獲得減肥成功,加上其他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人們對手術減肥的興趣。
據統計,美國2001年的胃繞道手術次數是1987年的10倍。因為肥胖癥的快速增加,促使減肥的需求日益升溫。
2001年約20%的美國人有肥胖的現象,而10年前的比例是
12%。一位美國醫生說:是猛增的腰圍觸動了人們對胃繞道手術的興趣。
胃繞道手術的減肥方法是根據胄部分切除的患者體重減輕的原理提出的。手術將患者胃下段部分切除,以減少胃的容積,并將小腸提高與保留的小胃接合。這種手術的作用是使胃容積減少,限制進食量,達到減肥的效果。
歐美的臨床研究表明,胃部手術是治療嚴重肥胖癥,具有長期效果的好方法。《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刊登;的研究稱對于嚴重的肥胖癥患者,與運用食物,運動,藥物等傳統方法治療者相比,胃部手術減肥治療者體重下降及保持的效果最好。
這項研究對4000多名肥胖癥患者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顯示,胃部手術兩年后,肥胖癥患者體重平均下降了23%,10年后體重又減少了16%。
而傳統方法治療的肥胖癥患者兩年后的體重反而平均增加了0.1%,10年后增了1.6%。此外,研究還發現,在目前醫院里比較流行的3種治療肥胖癥的胃部手術中,胄繞道手術效果是最好的。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的減肥手術,經歷30年的演變,目前比較流行的手術方法有3種。
胃內置氣球
特點:短暫性治療,比較安全
利用胃鏡把一個未充氣的氣球經食道放進胃腔,然后注入鹽水令氣球脹大充塞胃腔,使胃容量變小,減少進食,下易產生餓感。
由于氣球不能長期置于胃腔,內置胃氣球法只是短暫性的減肥治療,一般6個月后需要把氣球取出。此法適用于一些不宜做手術的患者,或肥胖程度尚不需要手術的人士,手段是先利用氣球減去部分體重。
由于不須任何手術切口,此法相對安全。
可調節胃箍
特點:可調節松緊
胃箍是一個可調節松緊的環,手術醫生將胃箍置于胃中部,把胃囊箍成上下兩部分,上半部較小,只保留約一湯匙的容量,醫生可通過體外調節把胃箍收緊。當患者進食時,食物進入胃的上半部,胃箍使通道變窄,食物滯留令胃有飽脹感,從而減少食量。
手術后,患者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并需要醫生定期調節胃箍的松緊度。
胃繞道手術
特點:手術風險較大,但效果最徹底
在正常情況下,食物由食道進入胃,經十二指腸通往小腸,小腸負責吸收養分。胃繞道手術是把小腸接連到胃上部,吃下的食物直接到達小腸,同時將小腸縮短,食物未完全吸收即排出體外。所以胃繞道手術的患者容易出現腹瀉。
這個手術較大,風險較高,因手術有多處接口,有可能出現滲漏。
此外,目前還可以通過腹腔內窺鏡技術進行手術。特點是:侵入性小,患者恢復快。
通過腹腔內窺鏡而非腹部切開進行手術,能減少傷口及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目前在歐美先進國家已成為腹部手術的主流。
但因為手術不是在直視下進行,難度增加,對醫生要求高,需要特別的手術技巧和更長的學習時間。現在,通過腹腔鏡已能進行“垂直結扎胃成形術”、“可調節胃箍”“空腸回腸分流術”、“胃繞道術”等減肥手術。
各種減肥手術可以通過減小胃內容積降低進食量,縮短小腸吸收面積減少營養吸收,能在較短寸間內達到瘦身的目的。但手術有風險,手術中胃腸接合處可能發展成漏洞,引起不良反應。
其他流行的減肥手術還包括吸脂術,多見于以美體為目的減肥,去除腰腹部的皮下脂肪。
減肥并非易事
現在肥胖者的人數日益增多,各種減肥方法也是五花八門,但是肥胖卻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本刊編委、上海長海醫院鄒大進教授,曾撰文闡述肥胖與糖尿病的問題。鄒教授指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減輕體重。
減體重的基礎是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但有些較難控制的肥胖患者,單純飲食控制和運動難以有效降低體重,可給予藥物減肥治療;對于嚴重肥胖(體重指數≥35kg/m2)和極嚴重的肥胖(體重指數≥40kg/m2)的患者要考慮進行手術減肥治療。
通過節制飲食減少熱量攝入,增加運動量加大熱量消耗,是減體重的基本方法。但是僅憑毅力控制飲食常常難以解決問題。美國麻省綜合醫院糖尿病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很多心理因素與高體重指數相關。
通過研究對象的減肥史、變化階段、自我感受和節食后的情緒變化顯示,減肥者在節食時會有“被剝奪感”;感覺有壓力、抑郁和焦慮;之后會發生“發性暴食”,導致減肥失敗,或體重忽高忽低。
忍受饑餓的滋味不好受,因而有了“替食療法”,即以低熱量高纖維素的食物或保健品填補胃內空虛,減少饑餓感。例如: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可以獲得飽腹感,另外建議減少油脂的攝取,葷菜盡量選瘦肉。總之,節食要有技巧,減肥并非易事。
減肥藥物在近50年來紛紛涌現,但很多品種陸續被淘汰。最早使用的瀉藥和利尿劑減肥,被事實證明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它通過利尿或腹瀉脫水使體重減輕,而脂肪卻并未減少。
后來出現的食欲抑制劑,如氛氟拉明,由于發現的中樞神經有不良作用已被禁用。現在臨床使用中的減肥藥物,效果,作用機制各有特點,在此不做詳述。
要注意的是,一些減肥者為了快速不費力地減肥,幻想不節制飲食,靠藥物就能減輕體重,于是花大量的錢買很多減肥藥、減肥茶或減肥器械等,這種做法是不被提倡的。諸多減肥品的效果與其高昂的價格和夸大的宣傳并不相符,選用時應聽取醫生的意見。
對于反復使用保守療法效果不明顯的肥胖患者,可以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支持手術減肥
手術減肥方法的支持者認為:保守減肥療法周期長、不易堅持;而手術減肥則一次性完成,不易反彈,手術后血脂、血糖水平可以很快趨于正常,從而改善病情。
這些專家建議積極減肥,使全身的脂肪減少,從而達到降低血糖、調節血脂、改善代謝綜合征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
意大利羅馬Tor Vergata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病態肥胖通常伴有代謝綜合征,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危險性增加。胃繞道手術能在減輕體重的同時,改善機體的代謝指標。相關代謝指標的下降甚至發生在體重減輕之前。
2005年2月的Archives of Surgery文獻刊載:胃繞道手術不只是對年輕人有效,對老年人也是安全的。
文中,美國醫生Swain指出,任何一個人面對手術都會有風險,減肥手術不應很輕易地嘗試,而是在用其他的方法控制體重無法達到效果后的最后選擇。
年齡因素不足以限制手術,只要健康狀況許可,老年患者一樣可以安全地接受胃繞道手術。是否選擇手術減肥首先根據健康狀況評估的結果評估包括:是否存在病態的肥胖,是否患有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度算體重指數(超過30-40kg/m2屬于嚴重肥胖),評價手術事是否獲益較多,是否可以減少原來的藥物服用量。
對于風險,如果獲得的長期正面益處足以補償負面的影響,那么決定接受手術是值得的。
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手術的侵入性已經在盡量地降低了,手術痛苦也越米膽小。但有專家指出減肥手術的危險性依然存在。
據介紹,胃繞道戒肥術在歐美國家已經實行了50年,微創技術則是近幾年才引入的。在美國接受胃部減肥術的患者中,約10%會出現手術并發癥,手術的死亡率為1%—2%。
選擇正確的減肥方法
選擇正確的減肥方法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持久地堅持減肥。 結合個人的具體情況,根據肥胖的程度和合并疾病的特點來選擇減肥方法。
如果僅為輕度肥胖,應當以節食治療輔助運動鍛煉,堅持不懈,將體重維持在理想范圍內。每天進食、運動的時間應相對固定,不論何時減肥都要堅持下去。
如果沒有整塊時間參加運動,可以抽10—15分鐘做些體操等活動,每日2—3次,即使出門在外也不中斷。其實只要堅持,無論在什么地方做運動都是有益的。中重度以上的肥胖者除節食和運動外,可輔助于一定的減肥藥物,甚至減肥手術治療。
肥胖給人們帶來的煩惱與日俱增,尋找不傷身體的減肥法是大家的愿望,但如專家所言,要結合自身情況做出評估,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達到對健康最有利的目的。
(實習編輯:何麗麗)
下一篇:不當吸脂減肥術的三大風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哪些情況可做面部吸脂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